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軌道交通TOD除了高鐵/地鐵站廳商業及站點上蓋開發外,樞紐經濟區/片區開發也是其重要一環。
優質零售物業市場方面,全市大部分購物中心迎來客流及銷售額的穩步復蘇,整體租賃需求較上季度活躍,租金跌幅亦有所緩和。
據合富研究院監測,三季度公寓成交漸入佳境,呈現逐步上升的季度走勢,但同比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而寫字樓及商鋪第三季度成交同比均有微幅下降,環比保持較為穩定水平。
目前已知第二季度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時由負轉正,分別錄得同比上升0.1%和1.7%。同期,在內地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為首個錄得經濟正增長的城市。
第三季度,全市共有兩個甲級寫字樓項目交付入市,共計為市場帶來9.4萬平方米寫字樓面積。廣州甲級寫字樓物業市場總存量隨之上升至542.1萬平方米。
據合富研究院監測,8日長假內,得益于市場推新及營銷力度加大,市場整體成交規模創近兩年周度峰值(按80個代表樓盤實際成交統計),高于今年“五一”及去年“十一”水平約30%。
由于第三季內錄得一些交易,2020年本港貨倉總體空置得以穩定在3.3%,現代貨倉空置率則為2.8%。
由于本地及內地投資者重新關注高收益物業或具有重建潛力的舊樓項目,本港整體商業地產交投量于第三季度出現溫和反彈,七宗交易總額約40億港元。
初步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出現好轉,多項跨境金融措施相繼推出,加上香港擁有龐大的資金池助進行集資,帶動內地企業及資金對香港房地產的需求。
成交方面,年中沖刺過后,三類商用物業成交均有所回落,寫字樓環比降幅明顯,主要由于受大手交易影響的程度較深,波動較大。
城市之間分化差異明顯,環京、環滬城市圈二手房市場恢復穩定有下滑趨勢,一線城市土地市場升溫,7月成交累計同比上升59.3%。
2020上半年中國內地大宗交易市場共有884億人民幣成交,其中北上兩地合計成交約700億人民幣,占到內地總成交額的80%。
盡管社會經濟活動在上半年受到一定影響,廣深兩地共錄得大宗交易成交12起,超過19年同期11宗。交易總金額約為108億,交易面積約為35.7萬平方米。
得益于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穩定經濟政策,上海截止5月份多項主要經濟數據反彈趨勢明顯,外商投資、零售消費和服務業營業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回暖。
疫情對城市經濟的影響嚴峻,然而作為一線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廣/深經濟下滑幅度最小,但廣州外貿經濟仍受重大挑戰。
在防疫形勢向好及資金流動性增強的綜合作用下,廣州寫字樓投資市場問詢量及實地考察量明顯增長,投資者背景亦愈發多元化。
商業是城市公共建筑重要的變現工具,在國內,公建配套商業經歷了單一型、復合型及綜合型的發展階段,目前存在單體體量大、但業態單調、經營方式單一及缺乏市場生命力的問題。